什么是巡检?
巡检是定时巡视,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,对分散布置的设备比较合适,适合对全厂设备整体的安全管理。
设备巡检员主要负责某个生产工艺的设备巡检,是利用人体五官或简单工具,对设备进行日常巡检,在巡检过程中对照标准、生产实际情况发现设备的异常现象和隐患,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,为点检人员提供要检查设备的故障点、部位和内容,使点检员有目的有方向的进行设备点检。
什么是点检?
点检是巡视设备时对所巡检的的设备进行专项检测,重点检查。设备点检员主要负责设备故障的修复,保证生产设备的正常运行,根据设备巡检人员提供的信息,对有故障的设备进行详细地检查和修复。
巡检制和点检制的区别
1.检查周期和标准不同
- 点检周期相对长,1周一次,巡检周期短,1-2小时一次。
- 点检标准多,检查的内容更细、更多。
- 巡检的频度、密度远远高于点检,点检员的工作不只是现场采集数据,还有日常消缺、验收、提出检修计划等工作。
2.技术要求不同
巡检人员通常是普通工人即可,点检员必须是经过特殊训练的专门人员,对技术要求比较高。
3. 检查侧重点不同
- 巡检侧重于面的管理,对企业生产设备进行全面、整体的安全管理。
- 点检侧重点的管理,通过巡检提供相应的信息,针对某些设备进行进行专项检测,重点检查。
巡检和点检的联系
1.检查方式类同
巡检和点检都是通过预定的计划和任务,根据五定原则(定点、定方法、定标准、定周期、定人),以设备安全运行状态为目的的检查。
2.检查目标相同
巡检和点检的目标都是使设备在可靠性、维护性、经济性上达到协调优化管理。合理延长设备检修周期,缩短检修工期,降低检修成本,提高检修质量,并使日常检修和定期检修负荷达到最均衡状态。
3.巡检是点检的基础
巡检可为点检提供相应的信息依据,使点检更有方向、有针对性的对设备进行检查,不至于出现过度检查的情况,降低工作效率。
点检的“五层防护体系”
- 第一层:运行人员的巡检。
- 第二层:专业点检员的点检。
- 第三层: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的精密点检或诊断。
- 第四层: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的设备劣化倾向管理。
- 第五层:专业主管、设备工程师或专业点检员,定期对设备进行综合性精度检测和性能指标测定,以确定设备的性能和技术经济指标,评价点检效果。
巡检制和点检制的区别
巡检制 | 点检制 |
---|---|
1.只是规定值班维修工人的一种检查万法。其检查结果,仅供编制维修计划时参考。 | 1.是一项有关设备工作的基本责任制度。通过点检和诊断掌握设备损坏的周期规律,其点检结果,作为制订维修计划的主要依据。 |
2.只有值班维修工人参加巡检。 | 2.除值班维修工人外,还必须有生产操作工人参加日常点检,专职点检人员进行定期点检,实行全员维修管理。 |
3.参加巡检的人员不固定,且不具有管理职能。 | 3.设有专职点检人员,不仅进行定期点检,并按设备分区段进行管理,即具有管理职能(如制定维修计划、掌握设备动态、分析事故、提出维修资材计划等),并按其责任给予相应的权力。同时,做到定区段、定人、定设备。 |
4.按巡检路线进行粗略的检查,缺乏检查内容,也无一套完整的检查用标准、帐卡和明确的检查业务流程,仅填写一般的检查记录。 | 4.建有一套科学的标准、帐卡和制度,以及点检业务流程,点检路线和点检部位、项目内容、周期、方法等规定明确,点检记录完整,所有工作程序均已标准化。 |
5.无明确的判定标准,其实质是一种不定量的运转管理。 | 5.在点检的同时,把设备劣化倾向管理和诊断技术结合起来,对有磨损、变形、腐蚀等减损量的点,根据维修技术标准的要求,进行劣化倾向的定量化管理,以测定其劣化程度,达到预知维修的目的。 |
6.只是实行一级的当班检查。 | 6.实行三级点检:(1)日常点检;(2)定期点检;(3)精密点检。 |
7.检修合一(值班维修工人隶属检修部门) | 7.必须建立一个合理的维修组织机构,原则上必须把点检方和检修方分开。 |
评论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