给大家分享一下关于监控中遇到的规格参数
常用功能规格
图像 (Image) & 视 频(Video)
- 时间上连续的图像组成视频:Image→Video
- 视频中的某一幅图像称为一帧(Frame)
- 帧率(Frame Rate)FPS→每秒的帧数
码流(Bit Sream)
- 将图像压缩后形成的数据
- 码率(Bit Rate)bps/Bps→对码流进行量化
- 码率类型:定码率(CBR)、变码率(VBR)
- 码流类型:视频流、音频流、复合流
图像
扫描方式
IPC常用功能规格
分辨率
普通分辨率
高清分辨率
分辨率≥720P称为高清。
编码和压缩
- 路:4CIF分辨率的图像,进行A/D转换后未经压缩的数据量是 RGB
- 帧:7045763字节=1216512字节(不包括文件头大小)
- 秒:1216512字节/帧*25帧/秒=30412800字节/秒=29MB/秒
- 小时:29MB/秒*3600秒/小时=101.9GB/小时
- 天:101.9GB/小时*24小时=2.4TB/天
基本概念
压缩基本原理
- 安防监控中的视频数据有极强的相关性,有大量的冗余信息
- 冗余信息分为空城冗余信息和时域冗余信息
- 压缩技术就是将数据中的冗余信息去掉
- 压缩技术包括帧内压缩技术,帧间压缩技术和熵编码压缩技术
监控中压缩标准的选择
监控中主要采用MJPEG、MPEG1/2、MPEG4(SP/ASP)、H.264/AVC等几种视频编码技术
对于最终用户而言,最为关心的主要有:清晰度、存储量(带宽)、稳定性还有价格。采用不同的压缩技术,将很大程度影响以上几大要素
H.264压缩标准
- 在ISO/IEC中的正式名称为:MPEG-4 AVC标准;在ITU-T中的名称:H.264
- H264集中了以往标准的优点,并吸收了以往标准制定中积累的经验,采用简洁设计,使它比MPEG4更容易推广
- H.264创造性多参考帧、多块类型、整数变换、帧内预测等新的压缩技术,使用了更精细的分像素运动矢量(1/4、1/8)和新的环路滤波器,使压缩性能大大提高
H.264主要有以下几大优点:
- 高效压缩:与H。263+和MPEG4 SP相比,最高减少50%比特率
- 延时约束方面有很好的柔韧性
- 容错能力
- 编/解码的复杂性可伸缩性
- 解码全部细节:没有不匹配(MPG-4采用浮点运算,进行整形变换时)
- 高质量应用
IPC常用功能规格
最低照度
标示摄像机能够正常输出图像的最低照度值,有时被称为“灵敏度”单位:Lux(勒克斯) 以摄像机正常工作照度范围划分:
- 普通型:1~3Lux
- 月光型:0.1Lux左右
- 星光型:0.01Lux以下
- 红外型:0 Lux ,采用红外照明
摄像机的最低照度参数通常由三部分组成,例如:
自动增益
摄像机主要性能指标—自动增益AGC(Auto GainControl)将来自图像传感器的信号放大到可以使用水准的视频放大器,其放大量即增益,并自动根据信号电平调整增益幅度。
优点是提升了摄像机的动态范围,缺点是将噪声一同放大。
白平衡
用于彩色摄像机,确保在不同色温环境下正确表示色彩 分为手动白平衡和自动白平衡两种
- 手动白平衡
- 自动白平衡
背光补偿
采用背光补偿技术,让摄像机找到拍摄最佳图像的参考亮度,然后自动提供适当的光补偿量,帮助用户很好地识别一个背部光照很强的物体。背光补偿往往针对目标图像的特定区域有效。
宽动态
针对逆光场景,宽动态技术在后景区域使用短快门曝光,在前景区域使用长快门曝光,生成合成图像。所以能看清图像暗处的细节,而图像亮处又不过曝。宽动态技术可获得比背光补偿技术更加清新、艳丽的图像。
IP防护等级
IP(IngressProtection)防护等级由IEC制定,由两位数字组成。含义如下表所示:
评论区